红盾查询

博亚app最新官方入口: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揭牌 加强迁地保护完善体系建设

写回答 分享共有1个回答
博亚app最新官方入口: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揭牌 加强迁地保护完善体系建设
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揭牌 加强迁地保护完善体系建设

       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揭牌,具有科研、科普、园林园艺展示等功能——

   

       加强迁地保护 完善体系建设(美丽中国)

       记者 吴月辉 常

       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开幕,标志着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新篇章。

       国家植物园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苑)和北京植物园博亚app最新官方入口(北苑)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扩容增效,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

       春天的北京阳光明博亚app最新官方入口媚。香山脚下的两个植物园吸引着市民去春天赏花:两个植物园只有一路隔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位于路南,被称为南方植物;北京植物园位于路北,被称为北方植物。在许多热爱植物的人心中,它们是迷人的植物宝库。

       4月18日,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从此,南植和北植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植物园。

       一批高水平的国家植物园将被选中建设

       中国是世界上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7全球约占1/10。

       国家林草局动植物部副主任周志华表示,为了保护植物资源,应协调当地保护和搬迁保护。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土地体系的建设是当地保护的主要形式,以国家植物园为主导的植物园体系的建设是搬迁保护的主要形式,两者是必不可少的,有机互补的。中国计划建设的国博亚app最新官方入口家植物园系统将选择和建设一些高水平的国家植物园。周志华说。

       国家林草局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本着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保护优先、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稳步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我国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和所有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的迁移保护目标,与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当地保护体系有机衔接互补,有效实现我国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全覆盖和可持续利用。

       国家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叶建飞表示:近年来,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植物回归相结合的综合保护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于植物多样性保护。。建设植物园不仅仅是在植物园中挖掘植物,而是通过人工手段保护受威胁物种、地区特有物种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从原产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的专业机构,包括建立种质资源库保存植物种子、组织、器官等。

       据报道,国家植物园已迁地保护植物1.51万多种,包括近1000种珍稀濒危植物,如水杉和巩桐,包括300多种重点野生保护植物列入国家重点野生保护野生植物名单,预计天树、杜鹃红山茶、德宝苏铁、巩桐、水杉等近40种一级保护植物。

       国家植物园将重点收集3万多种地方植物、北温带、北温带代表性植物、世界不同地理分区代表性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覆盖中国80%的科学和50%的植物,占世界植物种类的10%;收集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500万份;先后完成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搬迁保护研究中心、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标本博物馆二期、五大洲温室群等项目,建设28个特色专业园区。

       整合优势资源,具有领先的科研实力和植物迁移保护水平

       国家植物园整合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植物园的优势资源,具有国家领先的科研实力和植物迁移保护水平。

       国家植物园的前身是1925年在北京动物园建造的一个小型植物园。当新中国成立时,它的规模仍然很小。1954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10名年轻工人就植物园的建设提出了建议。首都未来必须有一个大型、设备齐全的北京植物园。两年后,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共同向国务院报告的《北京植物园建议书》获得批准。

       园区建设之初,选址是一项重要任务。叶建飞说飞说:为了确保植物园内更高的植物多样性,生活环境将需要更多样化。应该有山坡、平坦的地面和水域,而不是离城市太远。为了找到理想的公园地址,时任公园规划委员会主任的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余德军率领工作组成员对紫竹院、圆明园、十三陵、香山等地的地形、地貌、植被、土壤、水文、气象条件进行了专业调查比较,最终选择了香山脚下的公园地址。

       当时,北京植物园建设规划将整个公园分为两个区域,南部平地约93.3公顷作为苗圃试验场,主要是科研、物种保护和专业参观,未来演变成今天的南花园博亚app最新官方入口;北平和丘陵用于植物展示、群众参观和学校教学实习,后来发展成为当前的北花园。

       南北花园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牡丹、睡莲、野生蕨类植物等6个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拥有亚洲最大的植物标本馆和280万个收藏标本。

       南苑:相当于植物进化史的教科书

       从西门走进国家植物园南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木兰植物,然后是玫瑰,然后是壳斗、合瓣花等植物群。我们的公园是按照植物分类系统布局的。叶建飞说:这个安排有利于科学展示。整个南园相当于一本植物进化史的教科书,在植物进化史的长河中漫步。

       据报道,南苑拥有裸子植物区、木兰牡丹园、玫瑰科植物区、壳斗科植物区、本草园、紫薇园、水生藤本植物区、珍稀濒危植物区等10多个专业植物展区和1个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此外,还有科研区、苗圃、试验区、后台温室、种子库和植物离体种质库。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王晓泉说: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共有8项自然科学一博亚app最新官方入口等奖,其中3项获得植物主持的成果。

       南苑在收集植物种子和种子标本的同时,还开发了大量的资源植物。自主栽培的葡萄品种占全国葡萄栽培面积的近20%,酿造的葡萄酒多次获得国际奖项;牡丹研究涉及种质资源的分类、搬迁保护、收集和开发。园区牡丹园收集了近900种野生牡丹种子和栽培品种。除牡丹种质资源库外,还有四个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如丁香、睡莲、野蕨和玉簪。

       王晓泉说:国家非常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保护植物资源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开辟从植物科学研究到植物资源利用的链条。此外,我们领导的植物科学数据中心将覆盖中国所有植物物种信息,支持植物科学研究、自然保护建设、大农业发展和农村振兴。

       北苑:集收藏展示、保育研究、自然科普等功能于一体

       在国家植物园北园,生长着巨魔芋、海椰子等多种珍稀植物。“这些植物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珍稀濒危物种,且对栽培、养护要求极高。”国家植物园北园执行主任贺然介绍。

       北苑有14个植物园,其中碧桃园是世界上桃花品种最多的专业园;玫瑰园是世界上优秀的玫瑰园;海棠园被评为国家海棠种植资源库。北苑拥有国际海棠品种登录权,是海棠新品种最终识别、命名和发布的唯一渠道。

       水杉是中国第一批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北苑种植了600多株水杉。在北苑的樱桃沟里,小气候非常适合水杉生长。此外,近年来植物园增加的喷雾系统增加了空气湿度,温暖的空气更适合水杉生长。

       自上世纪末以来,北苑一直在收集和继续开展珍稀濒危兰科植物的搬迁和保护研究,收集和保存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多种兰科活植物。此外,北苑还对一些植物进行了资源调查和保护研究,如隆兰植物。北苑还与吉林长白山、内蒙古额尔古纳等自然保护区合作,开展珍稀濒危兰科植物的保护研究和野外回归。

       4月18日,位于北苑东南侧的国家植物园科普博物馆正式开放。国家植物园科普博物馆馆长王康说:科普博物馆以活植物、植物标本、植物科学绘画、科普视频、展板等形式展示植物科学知识。                                                                                

相关推荐

加载更多
Copyright 2021 ubaike.cn